共建廣佛超級城市 順德擬新增 11 條道路銜接廣州
隨著粵港澳大灣區、高質量發展、新發展理念的實驗區等戰略的提出,順德區亟需與時俱進,謀劃新形勢下順德區綜合交通發展路徑。在此背景下,近日,順德區交通發展“十四五”規劃及重點專題研究項目的招標公告(以下簡稱《公告》)正式發布。根據該公告,“十四五”期間,順德將加快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、積極創建公交都市等,以有力支撐順德區融入灣區發展,共建廣佛超級城市。其中,順德計劃完善與灣區航空樞紐交通銜接體系,實現60分鐘可達,同時,結合“強中心引領發展”戰略及各策略發展區規劃的新需求,新增37條中心城區對外銜接道路,其中,計劃新增 11 條道路銜接廣州。
大灣區等戰略機遇下
順德交通發展空間巨大
《公告》指出,《順德區交通運輸發展“十三五”規劃》指導順德區“十三五”交通運輸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。隨著交通強國、粵港澳大灣區、三龍灣高標準建設、公交都市、高質量發展、新發展理念的實驗區等戰略的提出,順德區亟需與時俱進,謀劃新形勢下順德區綜合交通發展路徑。在此基礎上,按照市區五年發展總體要求,制定“十四五”時期綜合交通發展行動計劃。
如在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下,大力優化和提升城市綜合交通系統,通過對交通樞紐功能的提升,增強順德的輻射能力和城市核心凝聚力,進而打通對接周邊城市的發展通道成為重中之重。所以,今后順德交通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和發展期,一批重大項目要續建、開建或啟動前期工作,尤其要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建設為契機,加快推進現代港航物流體系建設,落實一批支撐順德融入大灣區的重大項目,為順德的發展提供交通支撐。
據了解,此次研究內容分為交通發展“十四五”規劃;公共交通系統規劃專題,加油、加氣站系統布局規劃專題等三大部分,包括開展區域對外交通(包括公路、鐵路、水運)、綜合樞紐、軌道 交通、道路交通、公共交通、貨運交通等交通系統專項規劃研究,制定新時期綜合交通發展布局等。
構建與灣區航空樞紐一小時交通圈
提升區域輻射能力
根據《公告》,“十四五”期間,順德將加快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;合理布局加油、加氣站;大力支持公共交通發展,積極創建公交都市,有力支撐順德區融入灣區發展,共建廣佛超級城市,拓展區域輻射能力,促進城市交通出行結構優化。
《公告》指出,為實現城市交通發展的總體目標,應對面臨的機遇和挑戰,順德區應實施全面的一體化的交通發展戰略,外部協調與區域合作、城市發展、土地利用及環境保護的關系,內部統一協調各種交通方式的設施規劃、設計、建設、運營、管理。
為此,順德計劃通過航空、鐵路、城際、高速公路等方面的發展進一步提升區域輻射能力?!豆妗吠嘎?,在航空方面,順德將加強與灣區機場設施銜接,共享服務全球的航空樞紐。完善與灣區航空樞紐交通銜接體系,實現60 分鐘可達。推進廣佛環線建設,加強與廣州白云機場聯系;推進肇順南建設,加強與珠三角樞 紐(廣州新)機場和深圳寶安機場聯系。同時完善城市候機樓服務功能及布局,便于順德共享周邊航空樞紐。
在鐵路方面,順德將提升肇順南城際為國家高速鐵路,并兼顧城際功能,將順德融入國家鐵路網、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和灣區發展,提高區位優勢。將南沙疏港鐵路進行客運化改造,并在均安設站,兼顧客貨運功能,加強順德對外輻射能力。在城際方面,協同推進區域城際軌道建設,實現與灣區的快速聯系。要求肇順南兼顧城際功能,在順德學院和龍江設站,利用富余能力開行城際列車,聯系灣區城市。推進廣佛江珠規劃落實,加快建設進程。
強化對外設施銜接
擬新增37條中心城區對外銜接道路
除提升區域輻射能力外,順德還將強化對外設施銜接。根據《公告》,順德將結合“強中心引領發展”戰略及各策略發展區規劃的新需求,優化各層次路網布局方案,構建布局完善、功能清晰、結構合理的一體化城市道路網絡,適應區域融合發展和城市空間結構調整,實現“30-15”的時空目標。
據介紹,順德中心城區對外銜接道路現狀共 29 條,規劃新增 37 條。其中銜接西南片區現狀8 條,規劃新增 18 條;銜接北部片區現狀 4 條,規劃新增 3 條;銜接廣州現狀 11 條,規劃新增 11 條;銜接中山現狀 6 條,規劃新增 5 條。
另外,順德還將從軌道交通系統一體化角度出發,堅持”四網合一”規劃理念,融入廣佛軌道“一張網”,實現軌道交通系統功能最大化,營造高效的順德區公共交通系統。
為此,順德計劃一方面以“廣佛都市圈”為視角,完善城市軌道交通功能等級,助力順德融入都市發展圈。一方面以“合網規劃”為基點,強化與廣州的軌道交通銜接,預留與江門、中山等周邊城市的對接通道。
以及結合廣佛中心等級體系,分層次制定銜接方案,融入廣佛軌道”一張網”。同時加強與廣州主中心的聯系,重點強化軌道交通時空目標約束,實現廣順中心快速可達;加強與南沙副中心的聯系,重點利用順德既有區位優勢,強化與南沙自貿區的軌道交通聯系,提升順德區域地位;加強與番禺組團的聯系,借助番禺-順德同城合作化示范區的機遇,實現番禺-順德軌道交通的 網絡化編織,支撐城市連綿融合發展的需要。
采寫:南都記者陳飛龍
攝影:南都記者鄭仲